刚踏入大学,走得每一步都觉得很陌生。没有家人的细心陪伴、没有老师的耐心指导、没有朋友的时刻叮嘱,环境的陌生,事物的新奇会让你感觉到孤独,你无法适应这里的一切。尽管有体贴的室友和热情的学长学姐,但习惯了以前的一切你无法立即从心里接受,始终会有一道屏障将你与这个环境分隔开。那种彷徨、寂寞等各种不良心态一会干扰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学会独立,学会自觉,要让大学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的人又是心理健康的人呢?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事物。这种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付出、伸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这种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但又没有作“完人”、“超人”等载其自身能力的念头。所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目标,但目标不要太完美,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正视客观事实,有一定程序弹性的道德准则。而缺乏道德观念与坚持“超道德”观念正是人格异常者与神经病患者常见的特征。另外,心理健康并不是心理平衡。心理健康并非平衡与适应状态,而是处于两极的中间位置。通常人们把适应理解成对周围环境的顺从,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但这并不是心理健康,那么一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的人,内心就很平衡,因为他不会有挫折感,也没有冲突,他健不健康?如果说“适应”就是健康,那么现在社会有的人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左右逢源,上下计好,这种人算不算健康?其实,上述两种人也未必快乐,其心理也未必正常。
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到心理健康?首先,应该养成有独特见解、有自信、能够自立等习惯,且要有一定的人生目标与追求!另外,人格是否健康也是心理健康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健康人格是个人在其生活经历中以其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意识,是人的世界观、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也是人能够准确把握自己、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社会位置以及获得他人尊重和好感的基础。
人生过的是心情,生活活的是心态,人生随其然,生活何其烦,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趟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过一些坎,才知道超越;经历一些事,才知道经验;阅过一些人,才知道历练;读过一些书,才知道财富;过了一辈子,才知道幸福。让健康心理伴你一路同行,共同拥有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