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心栏目
【体育学院】成长的“花朵”
【体育学院】成长的“花朵”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3-12

成长的“花朵”

第一个大学的美好寒假假期已经过去,当自己再次回到那熟悉的大学校园,身体竟然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情绪波动在主导着我,脑海不受控制地回想那个刚高考完的炎热暑假,一个什么世面都没见过的年轻小伙当时看着自己将要踏入的大学门口想到:竟然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学校待上四年,自己将要干些什么呢?当时千头万绪,直到第一个学期结束,一切都在渐渐变化。

其实在第一个学期里,当时一开始就感觉自己有许多缺点,比如因为在读高中时因为高考的原因,一些基本的权利被老师们的压力所限制,所有很少有交朋友的经历和缺少自己对除了学校以外的世界的认识,所以就有了朋友不多且不太会交流的局面,以及基本的认知能力不够高的情况。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学习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东西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极其重要,此外就是利用大学这四年的美好时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说自己可以找一个安静舒服的地方或者位置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无论是什么书,只要是自己喜欢的。

对于看书,我的爸爸是非常热爱的,他是一个完完全全农民出身的读书人,虽然他只到高中就没有继续读下去了,但是他的知识面极其广、极其全,就拿百度地图来说吧,他的脑袋就是一个安装了GPS的大脑,他一个在农村待了几十年的中老年人,没去过的地方他都知道哪里哪里有很好玩的景点,想去吃那些别的省没吃过的特产,这些我都是难以比肩的。这些也许是他通过看书得来的,从书中的有价知识转变成了自己腹中的无价之宝,这也是现在我所梦寐以求的。其实在我很小的时候,虽然我不会常常待在家,但是我的爸爸都会在电话里头提醒我要多看书,要多看书。后来,应该是自己养成的坏习惯吧,因为自己在班级的学习和体育都是名列前茅的,也许这样使我自己形成了自认为的‘上知地理,下知天文。’的想法,对于老爸的建议完全忽略掉了。也许,这是一种代沟行为的表现,当时的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渐渐地我发现了问题所在。

在读大学的第一个学期结束回家过年的那一段时间,一直跟爸爸聊不起天来,但我并没有在家我行我素的,毕竟我也是曾经的好学生啊!其实我早就知道爸爸想问一些我在学校的一些趣闻,因为一位读了高中而因为家里经济原因没有去成大学的人来说,大学生活会成为他一辈子的向往,但是我就是一副没有精神闲聊的样子,说实话那是一个难熬的时间段。在那段时间里,我并没有闲着,除了帮忙忙完家里的活,在晚上我会看一些关于社会和生活的小文章,特别有趣,有时看着看着都忘了睡觉。在这一段时间里看过的文章使我的精神和思想产生了变化,在自己的思前想后,瞬间感觉许多事情都有它自己的规律和变化,包括人也在内。当时的我想过以后的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成为那种自己期望的,还是自己讨厌的人,还是别人会看不起且不喜欢的人?当我陷入这个问题时,我继续往文章中找答案,这篇没找着接着就看下一篇,接着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学习,一直重复着。

时间总是无情的,当假期的最后一天,我要启程去学校了,那天爸爸提议要亲自送我去车站,瞬间我像是被微电流接通一般,眼前一股热泪模糊了我成年的第一次的视野,鼻子却是最难受的疼,不是酸痛,而是真正的疼痛,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被什么刺激到了,但是当时的我看东西的视野更宽更清晰了,看着妈妈那满脸皱纹的脸微笑着对头发黑中带白的爸爸说:“路上要小心啊,不要老是看手机,注意安全,送到了要找点回家,天气很冷要多穿衣服,带点现金以防万一、、、、、、”当时我背着书包,右手拖着行李箱,站在马路对面等爸爸过来一起等公交,感觉自己和那一场景毫无关系,看着那一幕感觉心好痛。心里的第一念头就是:以后无论怎么样都要回家,即使说不上几句话,聊不起来,也要回家陪爸爸妈妈。来到学校这几天,在电话里我和爸爸的聊天终于到达一个好的局面,我听着他说的话都不觉得刺耳,也不反对他的想法,但是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我也会说出自己的观点去和他的去比较,最主要的是我变得有耐心了。

在学校上课的这几天,也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认识,更加可以接受别人的看法了,自己也是每天充满信心的去对待每一件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了解这个世界的美好与丑恶。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