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日新月异,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成型之路备受关注。如何将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社会治理实践,需要社会学研究者从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和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角度进行探索。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已提上日程。
今年八月七日,健康中国行动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拉开帷幕,此行动以加强心理健康促进,促进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和谐,提升公众幸福感为背景,建立专业机构、组织及服务体系,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减缓心理疾病患病率上升趋势。政府和社会、个人和家庭分别推出九项行动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以社会整体幸福为目标,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心态和社会场域视角进行研究,通过有效途径,解决相关社会心理学问题,改善社会心态,建成健康幸福的和谐社会。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彰显中国政府、社会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望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不断进取,切实改善全民心理健康。
(作者/金融学院 杨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