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院】学有所感
【金融学院】学有所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04-04

学有所感

转眼间我已经进入了大二,在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中,有酸甜苦辣,有欢笑和泪水,有成功和挫折!那么,我在这里谈一谈关于我在大学里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
  人都是怕寂寞的动物,于是,大部分都选择合群。当周围群体是积极向上的,那还好说,那如果是消极放纵的呢?我们会不会近墨者黑?我们以为自己在合群,其实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去迎合别人。当然,我们无权干扰别人的生活方式,但却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模式;我们无法选择室友,但却可以选择朋友;我们无法决定生活圈子,却可以改变自己思想境界。合该合的群,走自己的路。
  至于学习方法,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除了合适的学习方法,还要有强大的学习执行力。努力不够,坚持努力才有用。要知道,要么出彩,要么出局,没有中间选择项,所谓的中间选择项,其实是对失败的掩饰。就像在考研和就业中只能二选一一样,两条路徘徊只会两条路都走不下去。

关于学习,我觉得兴趣与否是最重要的,比如文科类的科目我上课就比较专心一点,而且在课外时间还会去阅读一些相关资料,而对于其他无关紧要的课程只是上课听一下,做到主次分明。说到听课的问题,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听课效率都非常低,效率低还说明有尝试去听课,很多同学都是打瞌睡和玩游戏。在我看来,是否听课不是鉴定学生好坏的标准,重点是不听课的话,我们在做什么。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一个老师讲课风格的时候,我就很难听得进去,后来我觉得与其逼着自己去当所谓的“认真听课的好学生”实际上却在打瞌睡,还不如直接不理会,做自己手头上的学习任务。当然,这只是个人看法,能够静下心来听课其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我很敬佩且欣赏这些沉心学习的同学。当今,浮躁忙碌成为现代人的代名词,我们似乎已经忘记学习的初心和纯粹。

许多人会强调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就不喜欢花太多精力和时间去完成整个流程。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分两种类型的课“能自学”“不能自学”,“能自学”的课我就看老师讲课情况,若是有独到见解,说话有趣,那我会认真听讲,否则,我就做别的事情,在划重点的时候才会认真去听;“不能自学”的课,像高数现代,我就会认真去听,如果老师讲的一般,就回去蹭别的老师的课。考试是学校生活里必要的一部分,要以端正的态度来面对。无论什么考试,考前的那段时间很重要,这不是“临时抱佛脚”,我所说的是最后的整理复习。大部分情况我是不预习的不复习的,但我会在考前复习的那段时间去列大纲,重点是要根据自己的逻辑去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用自己的语言和记忆习惯去补充内容。我比较提倡关键字和联想记忆的方法,总能事半功倍。

我是属于那种不踏实却有小聪明的人,踩点去上课,上课迷迷糊糊,下课迷迷瞪瞪,最大的借口就是要忙各种活动所以不能静下心去学习。虽然考试突击后我会取得看似不错的成绩,其实考过就忘,肚子还是没什么墨水。也许,我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还好,我是喜欢观察周围的人。我发现大家都在默默努力,考雅思,考证书,学口语,啃砖头书等等,这让我产生了危机感。我虽然看起来优秀,却不够拔尖,没一样能拿的出手的。社会上不缺优秀的人,缺少的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我想,我得重新审视自己,到底擅长什么,亮点在哪里。或许在现在这个时代,扬长比避短更重要。

大学四年是积累的四年,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比如说图书馆、学术论坛、网络资源等,这里我着重谈一下利用网络资源。大学课本虽然枯燥,但却是对知识和概念最准确最严谨的表达,这也会导致开始学习的时候会感到晦涩难懂,枯燥无味,这个时候,网络学习资源就发挥了作用。像许多学习平台上有很多名师或者博主,他们就可以通过他们对知识的领悟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类比例子来与我们分析,自然会生动有趣多了,不过也别忘了,知识迁移和类比的前提条件,否则越学越乱,反而得不偿失。
  总之,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心态,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对生活永远保持包容的态度,要相信一句话:“现在还很糟糕,是因为还没到最后。”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