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心栏目
趣味心理学三发
趣味心理学三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05

 

第一发:一心不可二用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日本猕猴进行实验时,从科学角度证实了这一点。

 

京都大学教授船桥新太郎率领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同时干两件事情,不是出错,就是多花时间。这种现象被称为“双任务干扰”。但是在“双任务干扰”下,脑内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形一直没有弄清。

 

研究小组利用日本猕猴进行了实验,让猕猴同时完成需要记忆和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两项任务,结果发现猕猴完成任务的准确率会降低,反应时间也会增加。研究人员调查了猕猴大脑前脑联合中枢的活动后,发现与只完成一项任务时相比,在任务重叠时,其脑内承担各项任务指令传输的神经细胞活动大幅降低。

 

研究小组认为,这说明在发生“双任务干扰”时,分别承担两项任务的神经细胞相互限制了对方的活动。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弄清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的原因。

 

第二发:我们都爱看美女是大脑的“奖励”?

 

每天你都会遇到许多人,如果你生活在城市,这一数字就更多了。虽然可能没有意识到,但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对遇到的每一副面孔打分。

 

你的视线会更多地停留在漂亮的脸蛋上,而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从工作面试到法院的量刑裁定,长得好的人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占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人们如此渴望美丽的事物呢?

 

根据理论,当注视美丽的事物时,人类大脑的μ-阿片受体(MOR)会受到刺激,它是人体生化奖励系统的关键部分。

 

至少对于啮齿类动物来说,刺激或者抑制MOR的神经传递不仅会扭曲动物对性和食物的渴望,还将强化它们对特定食物和特定配偶的偏好。

 

研究结果显示,人类会鉴别出美丽面容的原因至少有一部分是因为大脑的“奖励”。一方面,对MOR神经传递的刺激使得男性将目光更多地停留在美女身上(外表越漂亮,时间越长);另一方面对美丽面容的评分也变得更极端,漂亮的面容比其他面容更加具有吸引力;对MOR神经传递起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则刚好相反,研究者将这一结果发表在近日的《分子神经病学》上。

 

这项研究的发现无疑提供了更多的证据证明人类的社交活动受到了“潜意识评价”的深远影响,从而促使人们寻找具有吸引力的伴侣。但一个仍须面对的问题是,人类最开始是如何决定什么样的面容更吸引人呢?

 

第三发:女孩比男孩大脑有“弹性” 患病概率小

 

据报道,最新研究表明针对神经发育状况,例如孤独症,女孩的大脑比男孩的大脑更有“弹性”。这项定群研究发现了支持“女性保护模型”的证据,这项理论认为在发展某种神经紊乱之前,女性需要经历比男性更加极端的基因突变。

 

这或可能解释某些症状,例如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和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ADHD),所存在的性别差异,这两种病都更容易发生在男性患者身上。

 

解释这些性别差异的一项替代性理论认为社会偏见是主要的幕后推手,尽管这项研究――主要是调查15000个个体的基因数据――发现诊断有ASD的女性具有比男性更多的有害基因突变。

 

“数据表明――当然还需要额外的实验证明这一点――女性大脑发展的弹性能力似乎比男性更高。”研究首席作者、瑞士洛桑大学医院的塞巴斯蒂安・雅克蒙(Sebastien Jacquemont)这样说道。“和女性个体相比,‘打破’男性正常的神经发育要简单的多。”

 

雅克蒙希望这项研究可以促进“更敏感的、针对特定性别的诊断筛选神经发育紊乱的方法。”男女之间存在的不平衡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那便是女性额外的X染色体帮助她们补偿了某些极端的基因损伤。

 

研究合作作者、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艾文・艾克勒(Evan Eichler)表示,研究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要么男孩更容易产生有害变异,要么女孩被更好的保护而不易受到有害变异的影响。“相比男孩而言,女性必须经历更极端的突变才会突破门槛患上自闭症。”艾克勒说道。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