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科普——催眠术
大家对于催眠术有什么了解呢?可能在大家的认知里,催眠术是一种神乎其神的技能。它虽然神秘,但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人自称掌握了催眠术,并对自己的能力大肆吹嘘。有的人说这不过是心理暗示,但实际上,心理暗示和催眠术有着很大的区别。从催眠术诞生之日起,学术界对它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有的人认为,催眠就是一种半睡眠的、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心理状态;有的人则认为,催眠术是一种技术,是利用种种技术手段,通过外部环境和外部因素对人类潜意识进行影响的一种方法。
不管争论多么的激烈,认知多么的不同,有一点却是公认的,那就是——心理暗示力是催眠必不可少的助力!
众所周知,一个人在全神贯注地做某件事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忽略周围的环境。比如看电影的时候,尤其是看一部十分经典的电影的时候,我们会不知不觉的被“带入”电影中的场景,身临其境般随着主人公的境遇变化而或悲或喜。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简单的、轻微的催眠状态。之所以被催眠,恰恰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接收了电影中传达的某种暗示,并进而被这种暗示影响了,比如我们会随着主角落泪而落泪。
一般说来,催眠术的实施必须要以暗示为基础,如果被催眠者拒绝接收来自催眠师的暗示,那么催眠术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也是为什么意志坚定、自主性强的成人、老人和男性比女性和儿童抗催眠性强的原因。
研究表明,在催眠状态下,人体会分泌出一种非常奇特的物质,这种物质不仅能够减轻痛苦,还能加快伤口的愈合,相比于人工的麻醉药这种叫作内咖肽的天然麻醉剂无疑更加有效而实惠。
而且在避免认知冲突方面,催眠术的效果也非常好。举个例子来说,如果用蓝色的墨水写一个“红”字,然后询问同一个人写字的墨水是什么颜色的:
在未被催眠的状态下,被问者做出回答的时候会犹豫甚至会答错,但在催眠状态下却能毫不犹豫地给出正确答案。说了这么多,其实要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催眠术也是一种心理暗示的方法,催眠术的基础是心理暗示,但两者之间又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心理暗示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没有危险性,并且能够达到催眠的效果;
而催眠术不仅需要专业的医师、特定的环境,还需要花费不菲的金钱,治疗效果不一定尽如人意还会有相当的危险性。
总的来说,对于催眠术和心理暗示,大致的区别现在应该可以看得出来。市面上有关心理学的书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心理暗示的内容,如《信仰》、《可怕的心理学》等。这些书籍中巧妙地将心理暗示转化为一种神奇的“魔力”,它可以被理解为“催眠术”,当然也可以看做一个十分系统而又科学的学科——心理学。所以,心理暗示与催眠术大同小异,想要真正的掌握催眠术,那就去好好学习下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