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学情绪与压力
人类的心理一直有两个层面,阴暗和阳光。我们毋庸置疑将阳光的一面展示给人们,以此来构成社会的正能量。但是阴暗的心理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生活轨迹也会潜移默化地被改变,而且它难以被发现并挖掘。就如今的大学生而言,情绪与压力的负面影响十分重要。
有人说过情绪是人们的另一个神经,当我们在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的支配下,我们做合理且正确的事情。但情绪一旦如洪水猛兽地被释放,被宣泄。那时的人们就会被感情支配,这真和一只野兽差不了多少。
大学生,是在社会中的一个过渡,他们刚刚褪去青涩和稚嫩有着求知和自由的欲望。他们不再像高中一样的约束,情绪不用再压抑。从某种方面来说,这或许是一件好事,毕竟憋在心里也是一种痛苦。但情绪得不到约束和控制,凭心凭直觉凭感情地去做每一件事,情绪的影响超过了思考,这是一件令人担心的情况。例如轰动全国的马加爵的事件,无不让人胆寒和痛苦,他是杀人犯,也是受害者。他家里的经济状况贫寒,在学校的待遇也不如人意。这或许就为他的人生埋下伏笔。他的情绪被压抑,生活被家庭束缚。所以当那件事发生的时候,他的行为被情绪支配,为了不让家庭和自己有负担,冲动下的野兽丢失了他平时的心性。这种悲剧是阴暗的情绪化,大学生是情绪积累的过来人,懂得远离情绪冲动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必修课。
诚然,压力是一块大石头,或绊脚,或垫脚。少数人们会在压力下磨砺自己,优化自己,在这种积极的心理影响下,他们终会成功。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被压力压垮,集压成疾。不能良好地将压力合理地转化,即便顶着压力,也免不了身心俱疲,最后走上不归路。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蔡某某在宿舍内自缢身亡,死者在遗书中称,毕业论文、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人。对于这件案例,我们无不叹息。在平常人的眼中,蔡某已经是十分优秀的人,但他也没有逃过压力的囚笼。是他不优秀吗?不,这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病。总会有人比自己优秀,他们无形中给了那些敏感,好强的学生们压力。他们惶恐,紧紧是因为压力的重负而轻生,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死于自己的心理。令人惋惜也引人深思,较之在压力的重负下蜿蜒前进,不如抛弃压力的包袱信步而走。
掌控情绪,如刀剑之鞘,遮露锋芒,保护自己不被自己而伤害。掌控压力,如御敌之盾,格挡锋芒,保护自己不被外在而伤害。昔有韩信胯下之辱,不怒不燥,将情绪内敛;勾践卧薪尝胆,能屈能伸,将压力吞咽;项羽破釜沉舟,敢作敢为,承受着众多的压力背水一战。他们能在情绪和压力之中游刃有余,能成事,可留名。
情绪和压力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但也不容小觑。大学生在平时的不以为意或草木皆兵,都是危险的心理情况,他们受情绪和压力的支配,十分容易导致学习和生活一塌糊涂。大学生已经在智商方面达到一个攀登点,而情商还在处于一个转折点。在与人相处的生活中,情绪和压力得到合理的锻炼。大学生活已然是一个小社会,而我们在这个缩影中应该更好地映衬自己。
(作者/金融学院 周纪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