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学院】心理抗“疫”,公众一起行动
【财税学院】心理抗“疫”,公众一起行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02-23

心理抗“疫”,公众一起行动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了中国大地的武汉,伴随春运,导致这场疫情的规模扩大。疫情的发展状况也牵动着中国的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中国人。凝聚众志成城之力量共同战疫,是现在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新型冠状病毒不仅侵袭身体,同时也影响人们的心理。为此关注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也成为战疫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之一了。

根据新华网所报道:确证患者容易生心病。“我怎么还在发烧”“住在这里会不会交叉感染”“我不想治疗了”……隔离病房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诊疗专家陈俊,时常能听到这些话。“有一名老年患者,很害怕自己和家人发生意外,有比较严重的焦虑。”在听取医疗专家意见后,陈俊为患者开具了小剂量助眠药物,并进行心理疏导。

“有的患者担心治不好,觉得‘睡着了就醒不过来了’;有的患者烦躁时会扯掉氧气面罩;还有少数患者会出现抑郁、反应呆滞等较严重症状。”陈俊表示,这些情绪都是疫情下正常反应,经过对症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改善效果普遍良好。

除此之外,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次疫情也产生了“情绪雾霾”。“寒假延长了也高兴不起来,一直想看的书还是静不下心去看,一直想做的事仍在找各种理由拖延。”类似的苦恼,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姚玉红已经听到多次。

在她看来,“不确定感”本身就是挑战个体内心安全感的重要因素。眼下,开学时间的不确定导致部分学生无所适从,而长时间闷在家里又引发出他们既往的“未完成”焦虑,让心理上的“欠债”更加凸显。对此姚红玉副教授也提出建议:“一方面我会梳理相关信息,增加学生的掌控感;另一方面也提示他们通过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把生活带进正常的节奏。”

做好心理抗“疫”,公众必须和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解”。拒绝草木皆兵、信谣传谣等。专家建议,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更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和公益人士参与,综合运用网课、在线聊天、制作新媒体产品等手段,将更多优质心理援助课程和服务送至更多群众,促进“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社会氛围的形成。


                                  (作者/财税学院 张啟娇)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