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抗疫,我们在一起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速爆发,不仅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也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诸多影响,导致个体进入心理应激状态,进而可能产生身心不适。我们要尽最大程度的努力,听从社区的安排,做好居家隔离工作,但在长期的居家过程中也要注重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健康。
此次新冠病毒来势凶猛,传染迅速,对于网上各种新闻真假难辨,但又控制不住的想要了解,导致心情越发的焦虑。首先我们要选择正规渠道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发布的疫情信息;学习必要的科学的防疫知识,关注好单位、学校、社区等发来的通知;少看或者不看未核实的负面信息,不受个别负面事件影响;同时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面对此次史上最长寒假,又无法出门,和家人相处的时间非常长,很容易产生摩擦,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和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产生的矛盾,比如父母认为不应该玩手机时间过长等等一些问题,那么家人之间交流既要有一定的亲密性、互动性,同时要有每个人的独自空间,来释放和处理自己的事物和情绪。这样万一有不和,大家可以暂时退回到自己的空间,保持一些距离,给予冷静的机会;其实家长也会产生焦虑,比如变得话多(唠叨)、烦躁、纠结、坐立不安、担忧等等,这个时候他们难免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过分的挑剔,我们要理解父母,并告诉他们可以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调整自己的情绪。
居家隔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比较具有挑战性,自身难免产生压力,那么我们可以列一个令自己感到愉悦的行动清单,并执行它,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么事情会令自己开心。列出来,执行它;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要有适当的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运动,运动的好处在于帮你减少精神上的紧张,增加心血管机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丧等。哪怕你被隔离,也可在隔离地方做做运动,可以很好地调整心态。
现在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网上教学,我们更应该调整好自己的作息,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集中注意力去学习,要做好时间安排,提前预习,及时复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
要多了解关于调整心理的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发生问题可以及时与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沟通,用“心”抗疫,我们在一起!
(作者/财税学院 肖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