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健康之姿育心灵之花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深知心理健康是人健康十分重要的一环。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或者说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为无心理疾病,没有遭受焦虑、抑郁、强迫等疾病症状的困扰,大脑比较清醒、客观理智,可以调节情绪状态。是否适应周围环境是心理健康的最主要的判断标准,比如工作、生活、学习、社交适应良好,表现出比较好的功能水平。心理健康的最高标准为身心健康,包括情绪、身体状态都能达到非常和谐、平衡的一个状态。
当我们初步了解心理健康后,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塑造健康的心态和人格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和以待人。如果你大惊小怪,为了一件小事伤害了别人,那会大大降低你的形象,伤害别人。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为一件小事发脾气是不值得的。
其次,学会改变自己。你不能控制别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不是每件事都进展顺利,但你可以全心全意地做每件事;不能控制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你的心情,但你可以微笑;你无法预测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
然后,学会善待身边的人。我们在校园里相聚,这就是一种缘分。我们应该珍惜这种命运,学会感恩、感激和给予。同学们取得了成绩,我们应该给予真诚的掌声;学生生病了,送上温暖的问候;学生们成绩很差,给他们耐心的帮助和指导。在向他人传递快乐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
最后,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并不缺少美,但总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家长很好”,“老师很有知识”和“学生很好”。当你看到积极的一面,能说出这样的话,你就有足够的信心去做其他的事。
汪国真曾说,“心晴时雨也是晴,心雨时晴也是雨”。让我们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进取,走向更广阔的天空。
(文/外国语学院 黄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