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心理,心里的趣味
心理学在我看来,一直都是很神奇,很奇妙,也很有趣味性的学科。然而很多的人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心理学理论一直是非常枯燥的,而对于心理学现象,因为一直隐藏于生活之中,人们对于它的关注少之又少,自然是没有去探索研究分析,进而体会不到其中的有趣。所以现在我想与你们分享一些趣味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故事,有趣的心理效应现象,以及一些心理学研究里的有趣图片。这样可以直接感受有趣味的心理学,从而体味自己心里的趣味
首先和大家分析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原理:幼年经验失忆症。一直我都很疑惑为什么我们都不记得自己在三岁以前发生的事,因为三岁以前我们对事物最感好奇,事事好问在一生中学习效率最高与学习事物最多的一段时期,然而到成年以后,很少有人能记得清楚三岁以前的事。这是因为从出生到三岁这段时间正是恋亲情结(恋父或恋母情结)形成阶段,儿童因心理冲突而产生压抑。压抑使其变为潜意识,导致不能记忆。原来不是记不住,而是自己心理上的冲突。在此记忆与心理发生了巧妙地联系,其实这也是一种趣味。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看颜的时代与心理学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有趣的探索。在颜时代,我们对于自己的外表愈加关注,因此照镜子是每天都会做的事。但我现在想告诉你一个残忍的真相:据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照镜子时大脑会自动进行补脑,镜子中的你大概比真实长相好看30%,也就是说,实际上你真实长相比你自我感觉上的你要丑30%左右,专家表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照相时感觉不像的原因。
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或许会更加有趣,或许可以看到我们自己内心更真实更加有味的想法。所以我们现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小明的故事:小明洗澡时不小心吞下一块小肥皂,他的妈妈慌慌张张地打电话像家庭医生求助。医生说他那还有几个病人在,可能要半个小时后才能赶过去。于是小明的妈妈问医生在他来之前该做些什么。医生说给小明一杯白开水,然后用力跳一跳,就可以让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时间了。可能这更像个笑话但是这从心理学角度上看,我们需要take it easy,放轻松,生活何必太紧张?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何不坦然面对呢。遵从心里的想法可能会发生更有趣的事。
心理效应是表现在双向心理想法的体现,我在这主要分享一个心理距离效应。这是以刺猬主角的:有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抱在一起,可是尴尬的是因为他们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他们离开一段距离,但是冷得受不了,就又凑在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其实这也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从内心中与人保持一种完美的距离。
从这些有趣的心理学的知识,故事及效应中,我们感受到快乐,也从中体会到自己内心有趣味的一面,这样的心理学何不多多了解。所以感受趣味心理,体味自己心里的趣味吧。
(其中心理趣味故事,效应例子及理论知识均摘自百度)
(文/国际经贸学院173 张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