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有序推进复学复课,确保师生心理健康
【人文学院】有序推进复学复课,确保师生心理健康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05-22

有序推进复学复课,确保师生心理健康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中小学积极推进开学复课工作。与此同时,疫情防控这根弦仍需时刻绷紧,决不能前功尽弃。

复学之后,经过超长“假期”的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在所难免,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采取措施,凝心聚力,促进师生心理健康。

一是做好师生心理普查工作。疫情期间,师生都积压了不少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带到复学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严重影响师生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在复学前后要及时了解师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学前可通过电话、网络调查等方式,开学后可通过心理测评、行为观察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心理危机预警工作,防止出现极端状况。

二是做好网络授课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复学之后,学生学习方式需要调整,学校要在教学安排上给予学生调整的时间,让学生从网络授课平稳过渡到课堂教学。可提前公布复学后的教学安排,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可引导学生分享、总结网络授课的体会和感悟,为即将到来的课堂教学提出建议;复学第一周可以延续网络授课时用到的一些好的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逐渐过渡,慢慢回归课堂教学。随着学习慢慢适应,学生心态也会逐渐好起来。

三是做好疫情防控与学习生活的衔接。复学之后,学生生活方式需要适应,戴口罩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运动等带来影响。学校可在复学之初,利用班会活动等形式进行生命教育、责任教育、生活教育;可开展疫情防控与学习生活关系的讨论,让学生说出可行的学习生活适应方法;要时刻关注学生身体状况,检查口罩材质,教会戴口罩的正确方法,不要因为戴口罩等措施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尤其是小学生。随着生活方式的适应,学生会平复烦躁心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四是整合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般以心理活动课、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心理讲座、校园心理活动等形式开展,包括自我成长、学会学习、情绪调适、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内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可以针对过度焦虑、恐惧、失眠、游戏时间过长等相关内容设计活动课程,有的放矢,缓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

五是提升教师职业满意度。复学之后,教师面临授课方式调整、教学计划变更、教学进度改变、学生学习状况了解、网络授课和课堂教学衔接、疫情防控与学习生活衔接等任务,面临较大压力。所以,学校要切实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教学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给予心理支持。可以开放心理辅导室,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协助教师积极调整情绪,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提升职业满意度。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神,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保证学生心理健康。

六是成为良好亲子关系的桥梁。居家网络授课期间,家长如不能妥善处理生活压力、教育孩子的压力,极易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尤其是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家长的批评、呵斥,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良好的家校沟通是平稳复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及时向家长通报教学安排,解答家长遇到的问题,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线上家长学校活动,加强家校互动,当好亲子之间的桥梁,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