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心里科普——彼得·潘综合征
【国际学院】心里科普——彼得·潘综合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05-28

心里科普——彼得·潘综合征

彼得·潘综合征(Peter Pan syndrome )用来叙述一个在社会未成熟的成人,多见于青年人,也可见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彼得·潘综合征”的形成与不当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溺爱,会使孩子形成了过度依赖和依恋的行为模式,习惯于让别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中有些人不是不希望自己“长大”,也不是不想为自己负责任,只是缺乏勇气摆脱以往形成的种种依赖行为模式。

说起“彼得·潘综合征”就不得不提到长不大的彼得·潘1904年,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彼得·潘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但这毕竟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不能为现实所接受。“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就是现实中的彼得·潘。 1966年,精神病学家埃里克·伯恩第一次提出心理成熟有困难群体的概念。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这一群体:“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这些彼得·潘们很爱玩也很好相处,但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点,如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绝等。因此他们的行为同年龄很不相称,大多数情况下这无伤大雅,但总有一天,等他们突然明白生活原来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称心如意时,已经太晚了。

而彼得·潘综合征的表现有以下6点:1.不负责任:表现任性、散漫,过于自我中心,出了差错老爱怪罪别人。2.缺乏自信:恐惧失败,不敢勇于任事,面对挑战会找借口逃避。3.依赖心强:害怕孤单、寂寞,希望随时有人可以帮忙,满足任何需求。4.难于坚持:挫折忍受度低,行事稍有不顺或遭批评便易情绪化或放弃。5.逃避责任:不敢承担责任,逃避诸如父亲、母亲这样的社会角色,迟迟不敢结婚或者不能拥有固定的人生伴侣,即使成家立业,事不关己的特质也常让配偶负担沉重,仿佛在照顾另一个孩子般,造成彼此关系恶化。6.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一旦事情不按照自己所设想的发展,就容易发脾气,而不考虑后果 ;自我中心,自私,不知道主动关心别人,而把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 ;难以适应社会或者被社会拒绝,容易遭受挫折,进而引发情绪混乱;穿着打扮如青少年,与本身年纪有所出入;好奇心强,爱尝试新奇事物,喜欢热闹气氛等。

现如今,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我们这一代人中独生子女占大部分,而作为家中父母长辈的掌上明珠,可谓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也正是由于父母的种种溺爱行为,也培养出了许多患有彼得·潘综合征的“巨婴”。在如今社会上,我们时不时的就会看见几例这样的新闻。即使新闻中的主人公已经成年甚至年近三十了,但在行为和心理上仍像一个被父母惯坏了的小孩,做出许多以自我为中心,把别人对自己的好当作理所当然的行为,例如高铁占座。

 (文/陈奕志)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