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院】与焦虑共处
【统计学院】与焦虑共处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0-23

​与焦虑共处

一新生刚入校园不久,实际真正上课也才几天。在新的环境,很多新的信息涌进自己原本的世界,让人不知所措,易产生健康心理问题,而健康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

我们大多数都是二十岁不到,生活中充满了各样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内心的恐惧作祟,我们大部分人会把这些可能性看成危机。所以,当我们在这个阶段,经历失败亦或者遇到事情的戛然而止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感,会将我们内在的恐惧无限放大——在这个阶段我们最容易把失败与尊严、能力、人生联系,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抑郁症比例连年攀升。最新的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24.6%,超乎预料的检测率。

为了更好与内心的不安相处,所以我们得明白不安由何而来。当人对某一事实发生的理由和意义不明白时,会产生极大的不安,而采取异乎寻常的行为。大学与以往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强调综合素质教育,所以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强调“智”,要五育并举,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变。在卸下高考的包袱后,我们对轻松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大学又有很多社团活动,我们会盲目地参加很多活动,让自己的生活非常充实,大学的生活过得非常快又会显得空虚。因为在选择之前,我们没有确立目标,对自己不够了解,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社团等活动是什么。德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就能量力而行,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会为实现自我而不懈努力。所以摆脱焦虑的第一步是了解自我。

看淡失败,接受普通的自己。我们才二十岁不到,确实会经历很多失败,毕竟每个人都是普通人,都会有自己的短板。人的一生是动态的,我们的人生也不会因为一点失败就定局。从长远角度看,在这样年轻的年纪遇到失败或不顺是好的。如《道德经》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正也。”我们

越早经历这些困难,就越有能力从中获得经验,并改变自己

我们人生的“局”还未定我们还有很多时间、精力和可能性去改变局面。

在每一次经历考验时,我都会告诉自己,现在我也送给你们:“都会好的,都会过去的

                                                                                                                                   (/统计学院徐晶晶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