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心栏目
心理知识科普――达克效应
心理知识科普――达克效应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13

 

人的“蜜汁自信”从哪里来呢?根据Dunning和Kruger的研究,能力较差的人会普遍高估自己的真实水平,从而导致他们对自己存在一定错误的认识。这个现象被称为――Dunning-Kruger效应。Dunning-Kruger效应又称达克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简而言之,即越无知越自以为聪明。

 

为此,Dunning和Kruger设计了好几个实验来论证这一观点。其中一个实验中,他们让141名大学生在一次心理考试后预估自己比班里百分之多少的人考得好。结果,班里前50%的同学对自己的成绩的预估比较准确,而后50%的同学当中,成绩越差的同学对自己的预估越不准确。其中,班里后25%的同学(平均成绩只超过全班12.5%的人)平均预估自己的成绩超过了全班57%的人。

 

无知无畏,本来也没什么。但是要命的是,他们的无畏给别人造成一个错误印象。让别人觉得这些无知的人似乎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以我们学习为例,设立的目标过于高远,认为自己有这个能耐,所以无形中给自己过大的压力。万一目标没有实现,不仅会打击自信,更容易让别人认为你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自己,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用心培养自己,由此拥有真实的才华,增值自己的人生,才能有无畏的资本。

人文学院文管164 张玉琪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