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习得性无助”了吗?
今天,你“习得性无助”了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16

 

你是否有时消极地面对生活情况,经常没有意志力去战胜困境,而且相当依赖别人的意见和帮助。真相是――你可能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成因不单是生活情况的改变,或是特殊的生活体验,服用药物有时也会造成这种心理困境。

 

80年代,心理学家仍在继续做这种“习得的无助感”的实验。费城天普大学,菲立普・柏希和另三位实验人员训练老鼠去认识警示灯,让它们知道5秒钟之内将有电击。老鼠一旦懂得了警示灯的含意,就可以走入安全区避免电击。在老鼠学会了这一步以后,实验人员又把安全区挡住,使老鼠遭受比原先更久的电击而无法逃避。可以想见,后来即使可以逃避了,老鼠们还是无法重新很快习得逃避。 柏希又让372只老鼠遭受难以忍受的雷击,以测验巴夫洛制约和习得的无助感之间的关系。他们报告说,“实验结果并不很能确定习得无助”而“一些基本的问题仍然存在。”

 

对人的启示

 

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到了与习得性无助类似的结果。

 

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

 

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妄自菲薄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智力不好,失恋是因为自己本身就令人讨厌等。

 

所以要想让自己远离绝望,我们必须学会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原因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