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踢猫效应
【经济学院】踢猫效应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3-23

踢猫效应

情绪是具有感染力的,爱心可以传递,坏情绪同样可以传染。

这天气又下雨,好烦啊。这里的天气好善变,都来不及做出反应就已变。身边有些人真的是过于怨天尤人了。一个小事就能成为影响他(她)心理“惊天动地”的大事。接着这种抱怨,这种负能量将以一种以指数函数的形式传播,可能你的一句无意的:“今天天气真糟糕”。就让身边的人也莫名其妙的觉得这天气好像真的有些糟糕。那些本喜欢雨天的同学,也可能被动的接受了天气糟糕这种说法。

今天心情不好,太倒霉了。唉,唉……总是会听到有人会抱怨,身边这个少了,那个坏了,其他的都变了,感觉世界都抛弃了自己,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孤苦无依。在自己痛苦时、烦恼时、或者感到焦虑时,将自己的烦恼都说出来的确算的来是一种解压方式,写到这里就得说一句:但……

很多时候人是感性的,人的行为举止,情绪变化都可能会与环境以及偶然因素有关。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低等级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在现在这个充满着竞争,十分现实的社会,很多人被生活中的不快乐羁绊,被来自上一级的批评压得难以喘息。因为是上司,所以选择低头,但是事情并没有就此过去,内心的压抑往别人身上撒。事实上这样做并不会对事情的解决有什么好的影响,只会拉低自己的形象,让自己的显得能力不足。当一个人情绪变坏,潜意识的驱使,找个弱者发泄,受到情绪攻击的人,再去寻找出气筒,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形成。在这个链条中,“猫”是最弱小的群体,最终“猫”也就是悲剧发生的导火线。其实这种行为在我们生活中真的太随处可见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你的抱怨的情绪很难在其他人那里得到解决,或许可以暂时的缓解,说出来总比憋在心里好的多得多。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治标不治本,短暂的时间后那思绪将冲出大坝,一泻千里。也同样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一种很傻的方法来获取安慰,或许在别人眼中就真的是那个掩耳盗铃的小偷。可笑、可悲、可泣。

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们的室友可能来自全国各地,有南方人,有北方人,生活习惯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得不说的还有个人的性格存在着差异。室友熬夜影响到自己的休息,难道自己就要“还回去”?过早起床洗漱,翻箱倒柜地整理东西,来影响室友的休息,这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其实,很多时候在室友的这一关系中,很多东西都是可以调和的,甚至是可以避免的。俗话有说,“人善被狗欺”,但这并不意味着脾气好就没脾气,并不意味着可以成为坏情绪的承受者,成为锁定的出气筒。做人要认识错误,但是需要的是正视,把坏情绪发泄在别人的身上,就是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的表现。学会换位思考,将自己看作是“猫”,再看自己是否会愿意承受那些坏情绪,一切才有可能会变得和谐。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