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心理知识科普之失眠障碍
【经济学院】心理知识科普之失眠障碍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11-30

心理知识科普之失眠障碍

“一只羊,两只羊,喜羊羊……我去,三点了啊!唉,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中国睡眠研究会2018年上半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方面的问题,

睡眠问题极为重要,但大多数人并不重视。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失眠。失眠是指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于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意,主要表现为(1)入睡困难,即卧床30分钟内无法入睡;(2)睡眠维持困难,即入睡后频繁醒来,且醒后再入睡困难;(3)对睡眠质量不满意,感觉睡醒了不解乏。偶尔的失眠对人的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而长期的失眠可以导致多种躯体和精神的损害,如身体免疫力下降,血压升高,心情烦躁,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障碍中心的Ohayon教授在2002年关于失眠的流行病学临床综述中指出,33%的美国居民有失眠症状。2002 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25%达到失眠障碍的诊断标准。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2010年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 38.2%。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失眠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引起心理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自责心理引发睡眠障碍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情绪稍轻,到夜晚则徘徊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眠。

二、怕失眠心理引发睡眠障碍

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白天时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进入抑制状态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转为清醒。

三、梦有害心理引发睡眠障碍

不少自称失眠的人,不能正确看待梦,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使人焦虑,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往往影响睡眠质量。
四、期待心理引发睡眠障碍

是指人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因而常出现早醒。比如一位三班倒的网站管理员,由于上大夜班(夜里12点上班),常于晚7时睡觉,因害怕迟到,睡得不踏实,常常只能睡上1-2小时,就被惊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晋升、职称评定、分房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如果发现自己有失眠倾向的人,建议每日按规律适度安排体育锻炼,但睡前避免做剧烈运动,尽量将晚饭时间提前,并且不要吃得过饱;卧室环境安静,舒适,保持适宜的光线和温度。希望大家多关注心理问题,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

文/经济学院 罗允含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