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祝贺我校林峰老师入选… |
· | [旅城学院]拒绝懒惰 |
·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 | 【体育学院】面对生活… |
“拖延”背后的心理知识
在动笔之前,看着一长串的待办任务,我给自己找了一长串的理由:“还早着不急”“下午写吧现在好困”“不慌,室友也还没写呢”……终于,作为“拖延症”患者,秉承着明日复明日、不到最后不行动的一贯想法,结果就是开始狂赶进度条。由此看来,拖延并不是个好习惯,但是即使我们知道有负面的后果,但总是会犯甚至于“突破底线、拖出新高度”。很多人认为,习惯性的拖延,是因为懒、时间管理不当或者是不把时间当时间,事实上,尽管拖延症并不是临床意义上的心理疾病,没有被纳入精神疾病诊断系统,但是其影响因素可能是更深层更复杂的心理。
以下是拖延的一些表现:1. 回避。人民们会下意识回避与任务有关的场所。比如在面临考试时会更多地待在寝室或者去公园,而不是去图书馆或者教室复习准备。2.分散注意力。这主要与未完成任务而产生的焦虑紧张有关,人们选择用其他方式来对未完成的任务进行“补偿”,认为自己是有输出的,但是大多数人不会注意到自己的注意力被分散了。3.嘲笑。有的人会认为只有能力不足的人才会那么早就开始完成任务,从而为自己的拖延找到借口。4.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们会和那些更晚完成任务的人作比较,以此减轻自己的羞耻感和愧疚感。5.稳定心态。随着时间的临近,稳定心态多用于安抚自己,例如“没关系,上次我一个晚上就完成了……”6.责难。当感觉任务在预期时间内还没有完成,但是截止时间又很紧迫,就会将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比如这次的任务难度比较大、任务前期的准备量大等。
那么怎样改掉拖延的习惯呢?首先,可以设定合理可行的目标,认识到自己是可以完成任务的,减少任务带来是焦与紧张,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接着可以分解任务,将一个大任务分解成多个的小任务,这样完成小任务后可以获得满足感从而提高完成任务的动力,对于任务时间的估算也不再那么笼统与模糊,有助于大任务的有效完成;还可以进行及时奖赏,人们对任务的厌恶感会影响其完成与拖延,因此在多思考完成任务后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与成就感,或者在完成小目标后给自己适当的奖励有助于克服拖延;此外可以增强未来的现实感,就像高考倒计时一样,通常用“100天”代替“3个月”,以天作为单位增强了人们对未来的紧迫感,因此我们可以用“还有多少天”等提醒自己及早完成任务。
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该玩的时候放开玩,该学的时候也要投入,不让拖延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享受时间而非浪费时间。
(文/法学院203班彭雨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