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彼得·潘综合症
【法学院】彼得·潘综合症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04-18

彼得·潘综合症

彼得·潘综合症,症如其名,说起它就不得不提到长不大的彼得·潘。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这个故事也被改成了舞台剧。彼得·潘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但这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也只能以童话的身份被人们接受。“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就像彼得·潘一样,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1966年,精神病学家埃里克·伯恩第一次提出心理成熟有困难群体的概念。1983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这一群体:“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这些患者爱玩也好相处,但他们只愿作为孩子而非父母,他们希望像孩子那样无忧无虑,不愿成为大人承担责任。所以他们的行为多与其实际年龄不相符,总是愿意把现实想象的尽善尽美,不严承认生活中的不尽人意。

青年人患“彼得·潘综合”的几率比较大,也有40岁以上的患者,但比较少。彼得·潘综合症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教育有非常大关系。在过分保护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了依赖行为模式,习惯于让别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患者往往一生碌碌无为,他们的症状及对感情问题总是以孩子的角度来处理,难有固定的人生伴侣,就算结了婚,也容易令家庭破碎,同时在失败中也更容易沉溺于酒精和药物来获得暂时的满足。西班牙心理学家阿奇立诺勃拉伊诺-罗兰特在他的专著《彼得·潘情结:拒绝离家的孩子》里认为,失败的教育模式才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与他一样,阿根廷心理健康协会主席、精神病学专家佩伊鲁教授也把“彼得·潘症候群”的形成归咎于家庭教育。他认为,对于父母而言,在孩子青春期采取两种错误的教育方法:过于冷漠或呵护过度,都有可能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晚熟”,因为这两种方法都会使孩子缺乏与外界沟通及与其他人共处的能力。

其主要有以下表现: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依赖他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敢承担责任;自我中心,自私;难以适应社会或者被社会拒绝,容易遭受挫折,进而引发情绪混乱;经常感到不安和孤独,习惯用愤怒来代代替伤心,性观念并不成熟,缺乏分辩幻想和现实的能力;盲目追求理想化,对他人评价过份敏感。

(文/法学院 205班 郭诗蕾)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