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青春健康,从心开始
【法学院】青春健康,从心开始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04-18

                  青春健康,从心开始

在很多人看来,大学生群体无比轻松,初高中的同学会说:快上大学吧,上了大学我就解放了。成年人或许会说:我真想回到自己的大学时代啊,无忧无虑。但实际上,大学生群体却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不仅面临着未来就业的压力,还面对着学业、生活和情感等多重压力。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

刚踏入大学校园,面对陌生的新环境时,会感觉到各种不适应,从而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甚至神经衰弱等各种神经症。当自我调节后仍旧不能让自己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时,且无法进行有效的改变时,很多同学就会出现心理失调症状。

那么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都有那些呢?

1.适应障碍即面对明显的生活和环境变化,产生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焦虑不安、神经过敏、轻度抑郁、自责无助、伴失眠,部分有逃学、游戏成瘾、抽烟、喝酒、斗殴等情况。

2.社交恐惧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即在社交场合害羞、局促不安,害怕被审视,不敢演讲,回避社交,极端情况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3.焦虑障碍经常或持续出现过度焦虑,精神上过度担心、惶恐不安;坐立不安、头痛;心慌气短、腹泻、尿频等。

4.抑郁障碍无明显原因的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易疲劳,自卑、悲观厌世,常有“无用、无助、无望”感,伴有脑力下降、活动少、食欲差、失眠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应该如何解决自身“心理问题”

1.坦然面对

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心理困惑只是成长正常状态,没有问题哪有成长可言,因而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忧人。

2.不要急于“诊断”

心理问题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也很复杂,切忌盲目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或者道听途说,急于“对号入座”,认定自己患了什么病。弄清问题当然是必要的,但大学生的问题还是发展性的居多,很多都是“成长中的烦恼”。但是当自己心理问题严重时也不能轻视,要适当保持重视。

3.转移注意

心理问题往往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越注意它,它似乎就越严重。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所谓问题不放,不可过分关注自我,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有自已感兴趣的事情并全力投入是很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4.调整生活规律

很多时候,只要将自己习惯了的生活规律稍加调整,就会给自己整个的精神面貌带来焕然新的感受。所谓的心理问题也随之轻松化解了。

5.用好学校心理援助

心理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不是大学生才有。与不是大学生的同龄人相比,大学生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心理健康状况都要好得多,所以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应过分夸大。

丁尼生曾说:“唯有自爱,自识自制,指引人生,才能导出神圣的力量。”先学会自爱,然后别人才会爱你,在爱别人的同时,也要好好的爱自己。

(文/法学院法学204 任思玮)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