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极化】于人潮中保持清醒
【群体极化】于人潮中保持清醒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9-16

我们所处一个群体的时代,人们习惯于群体中决策、讨论、发声,这是促进决策更加公平合理的一种方式,但同时,当群体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这也将成为助推决策走向极端与不合理的帮凶。个体湮没于人群中,数量即正义,声势占主体,无论是消极或是积极的情绪经过群体的传播都被加强,声音不断放大,走向一种极端。这便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成员原有的倾向性经过群体的作用而使得态度或观点向着某种极端转化,即其保守的会更保守,冒险的会更冒险。

而于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爆炸的当下,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信息传播内容更为冗杂,群体极化现象也更为常见。

究其原因,首先,离不开群体的责任分散特点。个体湮没于群体中,就如水滴在大海中,每个个体都只是群体中的一小部分,责任被分散,减少了个人承担责任的恐惧感,个人也就更容易走向极端的立场与态度,便极易导致群体极化现象。其次,在群体决策中,当个人的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同与支持时,会大大增加个人对自身观点的坚信程度,个人会更加笃定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合理的”,从而容易“自满而骄”,在原本观点的基础上更偏向极端。同时,当群体中同质化观点过多时,个人为了与他人区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也会偏向于更极端的观点,以展示自己水平更高。接着,群体极化亦与群体压力离不开关系。在群体决策中,个人的行为往往会受到群体的舆论评价的影响。在发表自身观点时,为了不显得与群体格格不入,个体会被迫屈从于群体的压力提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观点而不提出反对意见,陷入沉默的螺旋,最终数量成为了正义,一种声音被不断放大,便极易走向极端,跌进群体极化的泥潭。

同时,网络自身的特质也是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屡见不鲜的重要原因。互联网是一个较为开放随性的空间,相较之于现实空间,它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与便捷性,网民数量众多,人们极易在网络上找到一群“志同道合” 的伙伴,形成一个群体基础,同时,网络世界又具有面具性,在网络世界上发表言论,就像是带上了面具,大家都是陌生人,这亦极大减少了个人行为责任感的束缚,个人也易变得肆意妄为。当非理性的个人情绪不断传播、激化、叠加,便极易在互联网中形成群体极化现象,社会舆论被带节奏,网络暴力屡见不鲜,严重影响网络环境与社会和谐。

为了减少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与社会环境,不仅社会要加强多元引导与相关管理,公众也应该多一些理性与冷静,少一些主观臆测,敢于发出不同声音,允许多元的声音存在,在人潮中保持清醒、进退有度。

 

(文/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222曾亚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江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邮编:330013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